生活家實驗室-如何找到喜歡的活動

如何找到喜歡的活動

大家都喜歡參加什麼類型的活動?可以去哪邊找到適合自己的活動?

  我記得有一次,我下班去逛誠品書局,突然有人問我知不知道,某本書放在哪裡?然後我就很快就找到那本書,然後我心裡想,這本書距離這麼近,怎麼會沒有看到(笑),然後她就開始跟我聊天,問我對讀書會的活動有沒有興趣,後來我問她活動在哪?回家後,我就上網查查,發現是直銷辦的活動,當時覺得沒有什麼興趣,所以就拒絕了,覺得現在有網路,真的是超方便的一件事,不管是生活中的大小事,疑難雜症,都可以透過上網搜尋,自己查找資料。

  我自己是一位活動愛好者,喜歡參加各式各樣不同的,或是自己很有興趣的活動,覺得都可以去看看,去體驗一下,當然有的時候也會遇到,「天啊!這個活動好無聊!」「我到底為什麼要來!?」「等一下,結束後要吃什麼?」「我下次絕對不會再來了~」,然後隨著自己經驗的累積,真的就會慢慢發現,自己有興趣的主題是什麼,如何找到自己有興趣的活動,如何判斷這場演講或是課程,真的對自己的人生有幫助呢?

  其實上述提到的這些活動,都可以透過幾個小撇步,以及自己事前勤勞的做功課,就可以不要被騙,因為雖然很喜歡參加活動,但也不希望參加到奇奇怪怪的活動,所以真的要盡量多看看,多查查,就可以參加到自己喜歡的活動,以及真的對自己的人生產生幫助的活動。

一、確認主題是什麼?你想透過這個講座或課程得到什麼?

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上過補習班?或是上過一些實體課,或是線上課程,那大家有沒有發現,自己學得最好的是什麼時候?其實就是自己最有興趣,最想學,學到可以立刻用到的時候,在學習上,輸入跟輸出都非常重要,學到的用的到,就會記得,YouTuber阿滴,曾經分享自己在學習英文的經驗,那時候老師問他:「有什麼事情是你在新加坡,因為不會英文而做不到的?」阿滴回答,「買遊戲王卡。」於是老師就教他,怎麼用英文買到遊戲王卡,也給他錢實際去購買。

  所以如果你也有想把英文學好這個目標,可以先試著問自己:「有什麼事,是你不會英文,沒有辦法做到的?」所以如果今天要去參加一個演講,報名一個課程,你都可以套用上述的這個情節,問問看自己想透過這場演講或是這個課程,學習到什麼?或是「有什麼問題或疑問是想問講師的?透過這樣的思考,就可以更明白,以及確認自己的學習動機。這樣這場活動,也才能為你帶來更大的幫助。

二、講師是誰?主辦單位是誰?

  即使是一樣的主題,不同的演講者,就會有不一樣的風格,參加活動前,可以先看一下是哪位講師,去查一下講師出過的書,或是在其他平台上,有沒有講師的演講影片,可以先看看他的演講風格,你會不會有興趣,或是會不會睡著(笑),還有這個活動是由誰舉辦的?主辦單位都辦過哪些活動呢?

  透過這些事前蒐集資料,其實就可以幫助自己,降低參加到不喜歡的活動機率,也可以避免遇到詐騙或是推銷,當然最重要的是,還是鼓勵大家,保持開放的心態,很多事情,就算已經事前做過很多功課,如果沒有真正的行動,自己體驗看看,就不能算是真正的、完整的,了解到裡面的活動內容,所以請相信自己的判斷能力,如果遇到看起來不錯的活動,那就不要猶豫,去參加看看吧!

所有所有的嘗試,都比你不去嘗試好。透過不斷的嘗試,我們才有機會更了解自己。

 

"生活家實驗室"簡介:

hanfafa是生活家 生活家實驗室→https://hanfafa.com/和你一起把生活變有趣!
YouTube頻道:歡迎訂閱
涵發發 hanfafalife →https://hanfafa.com/
LINE 社群:邀請"活動愛好者"歡迎加入~~台北活動資訊分享:https://hanfafa.com/

一隻喜歡默默創作的小透明,很喜歡學習、閱讀,所以開了一個部落格,幫自己記錄這些輸出。

生活家:喜歡淺顯易懂,能夠實用的知識。

實驗室:充滿千變萬化,能擁有各種可能。

歡迎對個人成長,閱讀、活動、企劃,有興趣的朋友, 一起當個行動派,一起來成長!

主機服務:金城事務所